9月9日至9月15日,墨脱县乡土文化网红培育活动正式启动。这场旨在以新媒体力量挖掘乡土文化、助推“三县一城”发展愿景的网红培育活动,凭借“模式创新、教学创新、资源创新、机制创新”的全链条设计,积极为乡村网红培育探索可复制、可持续的新路径,吸引50余名学员投身其中,开启“用镜头讲好乡土故事,以流量带动乡村增收” 的实践之旅。

模式创新,“三位一体”打破传统培训壁垒
不同于传统单向输出的培训模式,本次活动以“理论筑基、实操强化、现场教学”三位一体为核心架构,构建“筛选—培训—实战—孵化”全链条培育体系。在7天的集中培训中,理论、实操、现场三类课程并非简单叠加,而是形成“学练用”闭环:上午的理论课由知名平台运营专家、短视频大咖、网红达人系统讲解内容策划、IP 定位、算法规则等核心知识,为学员搭建系统化知识框架;下午即开展针对性实操训练,将理论知识点转化为可上手的拍摄、剪辑、直播技能;最后通过实地采风,让学员在特色农产品基地、乡村旅游示范点完成“从创意到成品”的全流程创作,实现“课堂所学即现场所用”。学员都感到:“以前参加培训,听完课还是不知道怎么拍视频,这次不一样,老师刚讲完运镜技巧,我们拿着手机练习,遇到问题随时能问,下午就能剪出一条像样的短片,这种‘边学边练边产出’的模式太实用了!”

教学创新,“大咖驻场+即时反馈”破解实操难题
为打破“理论难懂、实操难会”的培训痛点,本次活动在教学方式上推陈出新。一方面,邀请短视频拍摄剪辑大师、头部电商导师等“实战派”大咖驻场授课,摒弃枯燥的理论说教,转以“案例拆解+现场演示”的方式,将复杂的平台算法规则转化为“接地气”的运营技巧,把专业的直播带货话术拆解为“能学会、用得上”的沟通模板。另一方面,创新采用“即时反馈教学法”,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讲授,立即组织学员分组实践,授课老师全程巡回指导,针对学员在拍摄角度、剪辑节奏、直播互动等方面的问题现场纠正、实时点评。在直播实操课堂上,电商导师以 “如何3分钟讲清墨脱茶叶特点”为例,现场演示直播话术设计技巧,随后让学员分组模拟直播,逐一指出学员在产品介绍、观众互动中的不足,并给出改进方案。学员纷纷表示:“老师不仅教我们‘说什么’,还教我们‘怎么说’,连语气、表情都细致指导,这种‘手把手’的教学,让我们对直播带货更有信心了。”

资源创新,“平台联动 + 流量倾斜” 打造传播矩阵
本次培育活动创新性地引入头部平台资源,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前往抖音公司,谋划推动达成深度合作,构建“政府搭台、平台赋能、学员唱戏”的资源整合模式。为活动专属开设“美丽边城 秘境墨脱”话题,前期投入视频流量和直播流量,用于扶持学员作品传播;培训结束后,还将持续投入5000万视频及直播话题流量,聚合学员创作的文旅推广、农产品带货等内容,形成规模化传播矩阵。此外,平台运营专家还结合算法规则,为学员量身定制“流量获取策略”,指导学员如何通过选题优化、封面设计、关键词布局等方式,提升作品自然流量,让优质内容“被更多人看见”。“有了平台的流量支持,我们不用担心自己的作品没人看了!”这让返乡大学生对账号发展充满期待。

机制创新,“培扶一体”确保网红“长得出、立得住”
为避免“培训结束、技能流失”的问题,本次活动创新构建“培训—孵化—扶持”长效机制,形成“短期培训+长期孵化”的培育闭环。培训结束后,将根据学员的课程表现、作品质量及电商销售数据,选拔10名左右优秀学员进入为期半年的深度孵化期。期间,专业运营团队将为学员提供“一对一”账号诊断与定位优化服务,结合墨脱县特色资源,帮助学员打造差异化IP;同时,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通过线上社群实时指导学员内容创作,定期开展直播运营策略复盘,根据数据反馈调整运营方向。还将为孵化期学员投入500万视频流量、200万直播流量,助力其账号快速成长,真正实现乡土网红“长得出、立得住、走得远”。此外,参加培训的学员还认真学习了《西藏自治区网络文明公约》,把“为网络贡献什么优质内容、给观众播撒怎样一缕阳光”作为开门第一课和终身必修课,倡导共建清朗网络空间。活动承办方表示:“我们不仅要让学员学会技能,更要帮助他们把技能转化为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。”通过长效孵化机制,将推动学员从“会做内容”向“能创收益”转变,让短视频、直播真正成为带动农特产品销售、文旅资源推广的“新引擎”。

参加本次培育活动的学员涵盖农业从业者、文旅从业者、青年创业者及驻村工作队成员等“本土力量”。活动将培育一批兼具乡土特色与专业能力的网红达人,带动新增灵活就业岗位,推动“美丽边城 秘境墨脱”话题总播放量不断突破,实现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额显著增长。这场充满创新活力的乡土网红培育行动,正以数字力量为墨脱县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,让独特的门珞文化、优质的农特产品、秀美的乡村风光通过新媒体走向更广阔的舞台。